12月21日晚,yl34511线路中心15级日语班活动课邀请到了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潘歆老师为我们主讲"青春校园里的爱情——浅谈老员工爱情心理"。
首先,潘歆老师向在座的老员工们抛出一个看似简单但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什么是爱情。果不其然,每个被问到的同学都回答地模模糊糊,无法说出准确的定义。在西方,eros(渴望)和agape(展开)都有表示爱的意味,前者包含着通过一个人而获得自我完善,后者包含着为了一个人而自我放弃。大概每个人对爱情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吧。潘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小短片,内容是采访了好几个年龄在10岁左右的男孩女孩,看看小孩子是如何理解爱情的。小朋友们天真的回答让我们忍俊不禁,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又仿佛得出了答案。
紧接着,潘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何为爱情三角理论,那便是"亲密+激情+承诺=完整的爱情"。三者缺任何之一爱情都将不完整。爱情也是有很多类别的,处于爱情之中的恋人的依恋情节也是有不同类别的。这些类型可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后来研究表明,人类的依恋过程会延续到成人期。依恋类型基本分为四个类型:安全型,矛盾型,回避型,紊乱型。
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矛盾型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回避型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紊乱型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为了形象地让在座同学们理解这四个类型,潘歆老师亲自上阵,与一位"男嘉宾"模拟恋人,既让同学们感觉到乐趣,又让同学们理解了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
之后,潘老师总结出了男女生的需求对比。指出男生在恋爱关系中追求自我能力的体现,女生追求的是双方感情上的交流。最后,针对三类人群(单身,恋爱中,失恋)潘老师给了三类寄语。活动结束时,大家都在明信片上写下了对他人的爱情祝愿以及对自己爱情的许愿,经过匿名的五次交换,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张匿名的祝福信。
(林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