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教授系列讲座(十八)

创建时间:  2016-03-15  刘佳    浏览次数:


主题:再谈作家的族裔身份问题
主讲人:虞建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
时间:3月25日(周五)上午9:30~11:30
地点:校本部C512
出席对象:专业研究生和相关外语教师
分类:"重建巴别塔"教授系列讲座之十八
主办:yl34511线路中心
简介:目前文学评论界对作家族裔身份的划分,一般都基于某种稳定的、相对易于把握和认定的基础,如生物的(血统论)、文化的(塑形论)、心理的(认同论)和行为的(表现论)。但这样归类忽视了一个重要方面,即族裔作家身份建构中的主观意愿,这种主观性是在外部文化力量"规范"和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的,从根本上讲是作家的一种自由选择。国内文学研究中,"族裔作家"似乎是个已定概念,对其族裔归属划分的合理性少有追问,而事实上作家的族裔身份要比想象的更具有复杂性、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可以有不同划分、定义和解读。本讲座是对作家的族裔身份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讨论,首先梳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对作家族裔身份的一般认定,对其逐一进行评述,解析其偏颇所在。在此基础上讨论族裔作家文化身份"选择"的主观因素,聚焦常被忽视的身份的表演性、临时性和杂糅性,指出应以社会建构理论为指导思路,走出本质主义。
虞建华,男,浙江镇海人,汉族,1950年生。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金和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奖学金,赴爱荷华大学和杜克大学访问,即将访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美国历史"非常"事件的小说再现和意识形态批判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美国文学大辞典》等。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翻译》、《外国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等学术著作6部、出版《五号屠场》等译著5部、主编教材和辞典3部,其中《英语短篇小说教程》(高教社2010)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获得的学术荣誉包括:国务院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上海市名师(2006)、上海市模范教师(2009)、中国外语教育杰出贡献奖(2012)、全国优秀教师(2014)等。




上一条:3月20日海星讲坛(一)

下一条:3月20日海星讲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