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外文系曹莉教授应邀为公司师生做专题讲座“中国外文学科的旧学与新论”

创建时间:  2023-06-15  华阳    浏览次数:



6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外文系长聘教授曹莉应邀为公司师生做了主题为“中国外文学科的旧学与新论”的讲座,此次讲座由yl34511线路中心经理尚新教授主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校内外百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曹教授将“新文科”与外文学科第二个百年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外文学科的中国梦,需深入细致地重温和考量外文学科的旧学与新论。从“西学东渐”、“五四新文化运动”再到“改革开放”,曹老师引领我们回溯外文学科百年间的发展历程,梳理外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功用,着重强调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引发大家思考外文学科的本质与真正的学科价值。讲座内容的第一部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学东渐”。曹教授从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领袖讲起,聚焦“中国文艺复兴”(Chinese Renaissance)时期中西人文交流,回顾瑞恰慈、罗素、泰戈尔等诸多世界文化名人来华访问与讲学的经历,谈及他们如何影响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启发他们立足世界文明语境展开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考与想象,并由此推动20世纪中国现代思想和现代学术的兴起。

第二部分从外文学科的“旧学”样貌出发,以近代以来外文学科在国内知名学府的建制为中心,回顾了外文学科在中国历史上的发端。曹教授指出,北京大学在建系初期分为东方语文系与西方语文系,重在学贯中西,而这正是当今外文学科值得借鉴的重要思路。曹教授又以清华大学外文学科的学科史为例,讲述系名从“外语系”到“外文系”的转变历程,认为一字之差足见清华大学外文学科从语言应用向文化培养之重心的转变,着重强调了学程中“博雅”与“专精”两大原则以及对中西文史的重视,指出文史在外文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当今外文学科的建制和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曹教授着重提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吴宓先生,在清华任教时,一人所开之课已囊括学科主要分支的五分之三,为外文学科教师树立了学贯中西、精于中外的治学理想。此外,曹教授详细介绍了在中国传道授业的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教育家瑞恰兹和燕卜孙,辨析他们对一代中国学者在西方文学的批评和实践方面的重大影响,认为他们对新中国外文学科的奠基以及改革开放之后外文研究与批评的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文学科的重新出发到1977年以前的停滞,再到改革开放45年的黄金时代,曹教授从“旧学”过渡到“新论”,概括外文学科从应用性向人文性,再到今天交叉性、多元性和“外语+”的发展轨迹,强调需回应当今外文学科全面性和多元性的时代要求。

最后,曹教授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固本创新,守正创新,应当妥善处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关系,才有益于打破学科壁垒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并指出,公司产品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应当是“改革充实课程体系,变革完善教学过程”。其二,新文科、新外文需更有甄别能力、更具文化积淀和更有远见卓识的人脑。人文学者需要对科学主义、技术至上、短期效应和各种异化苗头保持必要的敏感和警惕,提出长远可行的蓝图和方案。其三,外文学科的时代自觉,强调外文学科应当走在时代前面,通过思想和文化启蒙催生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思想、新格局和新学科。

作为结语,曹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恩师王佐良先生的随笔,“卓越,就是不满足于一般地好”;“卓越也意味着不囿于中国旧说或西方新论,而能突破界限,实现新探索、新综合” 。这两句话提炼了讲座主旨,也完美表达了曹老师对新时代外文学科发展的殷切希望。整场讲座高屋建瓴,回望百年历史,展望新的启程,给在场师生以豁然开朗之感,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yl34511线路中心 陈思 供稿)





上一条:yl34511线路中心有限公司第五届双代会第五次会议第三代表团分组讨论会

下一条:yl34511线路中心分工会组织2023年上半年集体生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