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传真——亦中亦泰、特色发展

创建时间:  2014-06-09  刘佳    浏览次数:


2006221日,经国家汉办批准,yl34511线路中心有限公司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正式签署了建立普吉孔子学院的合作意向,同年1224日普吉孔院揭牌成立。这是一所载着荣誉的孔院,曾于20092013年荣获"海外汉语考试优秀考点"2010年荣获"全球先进孔院"的称号。这也是一所不乏浪漫的孔院,因为它是中泰"两颗明珠的结合"
20121222日,我作为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第4任中方经理,从东方巴黎上海来到位于泰国南部、素有"安达曼海上明珠"美誉的普吉岛。这里海景怡人、游人如织,一直是中国游客最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文化也渐渐渗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当中。当我走在海清沙白的芭东海滩上,听着不够标准的汉语折射出的普吉民众对汉语的需求,感受并见证着这种渴求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在泰国默默地生根发芽,思考起在素有"中泰一家亲"的友好邻邦如何使孔子学院茁壮成长,"亦中亦泰、特色发展"几个字定格脑海。
来到普吉的第一个感受是:处处似中国,处处皆泰国。大街上随处可见泰国式的中餐馆、一句汉语都不会的中国人脸庞、隆重的九皇斋节、要在午夜祭祀神灵和祖先、摆好佛教香案的中秋节,不一而足。泰国学校要求教师衣着正式朴素大方,女士以过膝裙子套装为日常办公着装,办公时间不穿露脚趾的鞋子为宜;男士戴领带袖长裤正装。有趣的是,这里的女式套装上衣有不少采用盘口和中式立领!我们当然入乡随俗,亦中亦泰,积极融入,这成为我和很多中国老师在泰国任职的特色收获之一。
接下来我的疑惑是:既然泰国普吉府华裔人口比例高达70-80%,他们都和中文渊源颇深,孔子学院在这里做什么?正巧,来到普吉不久后,普吉府观光与体育事业部邀请我参加普吉府的春节庆祝活动,欣然前往。庆祝活动在一个露天广场举行,舞台yl34511线路中心有限公司红灯笼高高挂起、"最炫民族风"的音乐声让我仿佛置身中国,但在这个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泰国舞台上没有一个汉字!经过和多位当地华人华侨交谈,才知道虽然这里华裔甚众,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第一代和第二代华裔只具备福建、广东一带方言的口语交流能力,听不懂普通话;为数不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华裔完全不懂中文;只有极少数和中国商贸往来密切的华裔能够听懂普通话,简体字读写则有很大困难。此外,普吉及泰南的华裔是中国南方人,对中国北部、中部的文化不了解。
惑得解,也找到了普吉孔院公共汉语教学的特色基础。依此,普吉孔院教师和志愿者深入大、中小学校、走进商界会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满足当地民众对学习汉语的渴求。他们不仅带来了纯正的汉语,而且通过"送教学、送文化"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当代中国风俗文化,目前已累计为近20,000大中小学员工、社会人士共开设了约50,000课时的学分或公共汉语培训课程,累计开展了送文化活动几百场/次、超过20万人次参加。普吉中学董事长Nachai Keimnipatt博士在参观了上海、苏州等地后激动地告诉我,"上海的公共交通太发达了。苏州真的像天堂。我要学习汉语。"
语言学习动机和目的密不可分。旅游业是普吉的支柱产业,据调研,需要完成普吉孔院开设的80多门学分课程的 "对华贸易""中国研究"毕业生中,80%进入普吉及邻近的政府部门、学校、旅游公司、国际医院等单位发挥汉语专长任职。因此,发展特色课程非常重要。我和泰方经理及中泰老师讨论后,开设的《商务汉语会话》、《旅游汉语》学分课程;积极与泰国教育局和在泰中资企业合作,开拓老员工汉语实习基地,增加在校老员工实习经历和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是因地制宜、结合宋卡王子大学学科优势,发展"旅游商务"特色孔子学院的组成部分。
让我和孔院教师们充满成就感的是,不仅有为数众多的泰国人来普吉孔院学习汉语,它也是泰南地区最大的汉考考点。成立7年来,普吉孔院历年考生人数名列全泰国17个考点的前三甲,累计汉考人数近12000人。2013年不仅汉考考生人数高达2800多人;而且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20141月,普吉孔院首次组织基于网络的HSK考试,为当地汉语学习者、汉语教师提供更加便捷的汉考服务。现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刘碧心是普吉孔院7年来送往中国的近50名优秀泰国员工之一,她已经在北京找到了心心相印的丈夫,与近200HSK成绩优异赴华员工一起,成为中泰友好的使者。
来到办学宗旨为"立足大学开设学分课程、兼顾公共汉语培训,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商贸特色孔院、推广汉语水平考试"的美丽普吉孔院已经1年零2个月了,虽然工作繁忙,但是能够见证普吉孔院的努力得到各界肯定使人骄傲,能够受国家汉办派遣前来这里工作令人深感荣耀。我和普吉孔院的24位中国老师,愿以青春和务实的姿态、自豪地对全世界说:"学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孔子学院中方经理  张新玲)




上一条:异域传真——教学与学术之探索、文化与文明之震撼

下一条:异域传真——在跨文化沟通中展示中国魅力